“儿臣参见父皇!”
诸王上前行礼。
“臣黄子澄,参见陛下。”
“皇孙参见皇爷爷!”
“免了免了!”
朱元璋微微点头:“学习氛围很好嘛!”
心中却道,你奶奶的黄子澄,别把俺的子孙给教傻喽!
不过仔细想想,现在的儒士,似乎都是这副德行。
要不是为了笼络士人,彰显朝廷优待士绅,俺把这个姓黄的赶到边疆。
“臣愧对陛下啊!”
一声惨呼,黄子澄声泪俱下的开始诉苦。
说这课没法上了。
皇孙三殿下不尊师长,是自己这个当先生的不称职。
要知道在明初,“不尊师长”可是大逆不道。
前几年国子监有个学子,因贴大字报骂老师,被朱元璋下旨枭首,脑袋挂在国子监门口警示众人。
刹那间,朱允熥似乎明白了。
黄子澄这家伙从一开始就在算计,想要把自己这个皇孙名声搞臭,然后捧另一个皇孙朱允炆上位!
相比有武勋背景的朱允熥,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朱允炆更受文官的欢迎。
他若继位,将会是一位仁义的守成之君,更符合文官豪强的利益,以达到圣天子垂拱而治的目的。
在文官眼中,什么样子的皇帝最好?
不打仗的,不折腾的,能从谏如流的,最好不管事能放权的皇帝,才是圣明之君!
听完黄子澄的诉苦。
“竟有这等事?”
朱元璋神情惊讶地看向朱允熥,旋即怒斥:“混账!还不向先生认错?”
“先生,学生错了。”
朱允熥痛快的施礼道歉,一副乖巧的模样。
“这......”
黄子澄张了张嘴,神情莫名。
心说刚才你还寸步不让的,这会儿......
刚准备说什么,却听朱皇帝摆手道:“让朕亲自来教训这混账!”
“混小子,你随朕来!看朕今天不打死你!”
说完,朱元璋一言不发,往大本堂外走去。
“......”
朱允熥见状立刻跟上。
出了大本堂,朱元璋不言语,也不乘銮驾,径直往西走。
且步伐很快,像是一个灵活的老头儿。
穿过左顺门,沿着内金水河一路向西。
再过右顺门,朱元璋仍不说话。
朱允熥紧跟其后,一路上颇感吃力,暗道老朱好身骨!
祖孙二人走了大约一里路,方才抵达武英殿。
“你个混小子!”
刚进大殿,朱元璋霍然转身,上来就打。
朱允熥陡然间懵逼了,就像是喝大了断片一样。
完了,印象扣大分了!
“嘿!你这混小子居然不跑!”
朱元璋笑骂。
朱允熥这才反应过来,撒腿就跑,回头说了句:“傻子才不跑!”
“你个混小子!”
朱元璋再度追来,顺道从书案上抄起一轴书画。
祖孙二人在殿内一前一后。
朱允熥不敢跑出去,干脆来了个秦王绕柱走。
老朱的体力是真不错,六十多岁的人了连饶八圈,居然还不累!
“皇爷爷.......”
朱允熥有点不忍心了。
万一把这老头累出个好歹,只怕自己出师未捷。
“皇爷爷饶命!”
他大声告饶。
虽然不知道他是真打还是假打,求饶总是没错的。
武英殿内的宫女太监俯身站立,不敢抬头。
忽地,一个小太监跳出来,扑在朱允熥身上,将他死死抱住,嘴里欣喜道:“陛下!奴婢拿住了!”
朱允熥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了一跳,身子动了动,却怎么也挣扎不出。
“奴婢拿住皇孙殿下了!请陛下发落!”
小太监兀自抱得紧,贴着朱允熥的身后,散发着别致的口臭味。
看得出来,他立功心切。
追得气喘吁吁的朱元璋陡然停下,目光森然:“来人!将这王八羔子拖出去剁碎了!”
此时正值盛夏,武英殿内却如凛冬降临。
那小太监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甚至心中闪过一丝疑惑:陛下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杀皇孙呢?
不应该啊!
他刚从内官监调入武英殿不久,只知道皇权至上,皇帝不可冒犯......
也清楚,在皇帝面前当差,眼力最为重要,要时时刻刻为君解忧。
殿外迅速冲进来四名身着甲胄的大汉将军,强行将小太监掰开拖走。
小太监这才知道,皇帝要杀的人竟是自己。
这波纯粹是拍马屁拍马腿上了。
“陛下饶命啊!陛下......”
看着小太监在绝望中被拖了出去。
朱允熥背后的冷汗直冒。
他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发飙的朱元璋。
因为不熟,所以畏惧。
静下心来一想,似乎没必要。
历史上的朱元璋,什么类型的人都杀过,唯独自己的子孙,从未动过杀心。
相反,还十分护短。
当然,要求也严。
秦王和晋王犯错,朱元璋动辄要削他们的王爵,将之废为庶人。
“啪!”
一巴掌甩在后脑勺,朱元璋骂道:“你这孙子,跟俺藏拙呢?”
哦,原来是看出来我不同寻常了。
朱允熥作势又要跑,一边解释道:“我就知道皇爷爷英明神武,什么都瞒不过您,皇爷爷饶命!”
“行了,别跑了!”
朱元璋扶着柱子道:“搁五年前,俺能追你八条街不带喘的!”
“啊对对对,皇爷爷龙精虎猛,孙儿佩服!”
朱允熥停下脚步。
您六十多岁还能嘎嘎生几个,可不是龙精虎猛?
历史上朱元璋最小的子女是宝庆公主,是老朱六十八岁那年播下的种。
他今年六十四岁。
在朱允熥的搀扶下,朱元璋坐到龙椅上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