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去,换个人这么说他们早就开喷了。
可对方是陈景恪,他们纵使不服气,也想知道对方有什么高见。
李承乾颔首道:“对,他就是这么说的,还给我提了几个问题。”
“什么是国?什么是民?国家权力是如何产生的?”
“国家有哪些权力,又承担哪些责任?民享有哪些权力,又承担何种义务?”
“在国与民的二者关系中,民获得的权力和义务对等吗?”
“皇……嗯,官府是什么东西,有哪些权力和义务。”
“军队、士农工商各是什么,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。”
“他告诉我,能想通这些,就知道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。”
众人无不露出震惊之意,这些问题直指国家的核心啊。
然后他们也露出思索的表情,越想就越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。
正如前面所说,很多问题都被大家视为理所应当,从未去思考过为什么。
现在猛然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,他们才意识到,这些理所应当的答案竟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。
李世民自然也在思考,一样没有答案,就问道:“他告诉你答案了吗?”
李承乾摇头道:“没有,他告诉我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答案,不同身份、不同时期的人的答案是不同的。”
“他的答案也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,只是他自认为正确而已。”
“所以他让我自己去寻找答案,然后他在告诉我他的答案,以做对比。”
“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,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。”
“今天看到贫民窟的改变,我有所感触。”
李世民饶有兴趣的道:“什么感触?”
其他人也想看看这位太子到底有什么收获。
李承乾严肃的道:“景恪说的很对,这个世界真的有问题。”
其他人都是一愣,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,然后所有人都沉默了。
李承乾的意思很简单,贫民窟对朝廷来说真的就那么难以解决吗?
其实不难,办法也非常多。
比如把这里的百姓迁出长安,给他们分一点地,让他们当自耕农。
可是没有人去做,因为在所有人眼里这些人就是多余的,他们的死活完全无所谓。
没有人愿意花一点心思在这些人的身上,认为是浪费。
这种认知和陈景恪的做法比起来,确实不正常。
可这种思想已经存在上千年,已经深入人心。
他们自然不愿意承认有问题,可面对陈景恪的所作所为,他们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,就只能保持沉默。
最终还是里李世民打破了沉默,道:“景恪的这几个问题很有意思,诸卿不妨好好思考一下,回去写一份周折给我。”
其他人纷纷道:“喏。”
这时李世民又问道:“陈景恪跑哪去了,最近怎么总是见不到他人?”
李承乾笑道:“武娘子临盆在即,他哪还有心思乱跑,这几日都在紫霄观大门都没迈出来过。”
李世民笑道:“哦?孙真人的孙子降世,此乃喜事啊。你多留意一下,有消息了第一时间告诉我。”
李承乾道:“喏。”
其他人也差不多,孙思邈的孙子降生可是一件大事,必须要第一时间把礼物送上。
……
紫霄观,陈景恪小心翼翼的搀着武舒散步。
“适量走动对身体有好处,生产的时候不容易脱力。”
武舒无奈的道:“这话您都已经说过不知道多少遍了,我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。”
陈景恪笑道:“这不是为了表达我的关心吗,哈哈。”
武舒也忍不住笑了起来,过了一会儿问道:“纺车应该送到贫民窟那里了吧?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。”
陈景恪说道:“我一直派人关注着呢,结果非常好,那里的人干活都很积极。”
武舒说道:“肯定很积极呀,好不容易的道了一个翻身的机会,怎么可能不牢牢抓住,您此举可谓是功德无量。”
陈景恪轻轻摸了一下她圆鼓鼓的肚子,笑道:“算是为咱们的孩子祈福吧。”
武舒脸上浮出一抹慈祥的笑容,道:“这样算起来,他阿翁和耶耶可是为他积了天大的功德。”
陈景恪说道:“这些功德可不是给他一个人的,将来他还会有弟弟妹妹,都要分润一些的。”
“不知道是儿子还是女儿,我还是希望是个儿……哎呦。”武舒话说到一半,突然捂住肚子叫了起来:
“好疼。”
陈景恪心中一惊,连忙搀住她,道:“是不是累着了,先缓一缓。”
武舒说道:“不是,我有预感,他要来了。”
陈景恪一听可不敢耽搁,连忙对身后伺候的道童道:“快去通知师父和产科医师,就说娘子快生了。”
那道童也不敢耽搁,拔腿就往医院那边跑。
陈景恪又关切的问道:“现在怎么样,能不能走路?”
武舒有些紧张的抓住他的手,道:“还是疼,不过能走路。”
陈景恪说道:“那我们慢慢走过去,我扶着你。”
倒不是他虐待武舒什么的,而是孕妇即将临盆的时候,适当的走路有助于打开宫口。
刚走出没多远,就见孙思邈带着一帮子人急冲冲的走过来,老远就问道:“怎么样了?”
陈景恪回道:“散步的时候肚子突然疼了起来,舒儿说她有预感,孩子要来了。”
孙思邈连忙道:“走,去产房检查一下……走慢点别着急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